2025年4月28日,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中心发布《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注册登记管理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该规则旨在规范碳排放配额和碳减排量的注册登记活动,明确注登机构职责,要求重点碳排放单位、碳普惠项目开发方及自愿交易单位开立唯一登记账户,并细化账户管理、信息变更、注销等
为深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根据《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4年行动计划》(京政办发〔2024〕4号)《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规划》《北京
融合光伏、储能、有序充电桩、交直流互济微电网等多种新型电力系统相关技术,从“源、网、荷、储”四个维度改善村庄用能结构和效率,引导村民和游客选择绿色用能方式
企业建立低碳运营管理体系,建成7000平米光伏设施,持续开展节能改造、余热利用,建成能碳平台精细化管理能耗及碳排放,2023年碳排放总量比2020年下降超过1
制定园区《会展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支持活动主办方减少活动碳排放。广泛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系统,光伏发电设施发电年减排二氧化碳7000余吨。园区内多个酒店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水平。应用智能电网、生态浮岛、膜生物反应器等工程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近日发布公告,启动预算金额703.36万元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管理项目招标,投标截止时间为2025年5月9日。项目要求投标人依据北京市及生态环境部相关规范,制定碳排放核查方案并开展抽查/核查工作,合同履行期限为2025年11月30日前完成验收。招标分为8个采购包,其中04包面向中小企业
2024年度参与直接电力市场化交易的重点单位,其购买消纳的绿电碳排放核算为零;2025年起改为仅绿电部分核算为零,火电部分按国家最新碳排放因子核算。企业需通过电力交易平台获取绿电交易凭证,在管理平台上传《绿色电力消费证明》、电网企业结算单及电量追溯标识码。跨省绿电需提供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
北京市鼓励开发碳普惠项目,相关单位需依据《北京市碳普惠项目管理要求》(附件4)申请。项目须符合本市已发布的方法学标准,经审核签发的减排量可用于重点排放单位配额清缴抵销,最高抵销比例不超过应清缴量的5%。企业需在2025年9月30日前通过管理平台提交抵销申请,并附减排量核证文件。项目类型涵盖
区级部门实行“三级监管责任制”:①日常巡检(每季度覆盖全部重点单位,核查月度数据台账);②专项督导(每年6月、11月开展配额清缴专项检查);③应急响应(接到数据异常举报后48小时内现场核查)。具体工作包括:建立企业碳排放档案(包含历史数据、整改记录)、组织属地化培训(每半年至少1次政策
重点排放单位需每月上报:①分能源品种消耗量(原煤、天然气、外购电力等);②主要生产设备运行日志(包括启停时间、负荷率);③能源计量器具校准记录(附第三方检定证书扫描件);④异常情况说明(如停产检修、数据波动超过10%的原因)。支撑材料需包含原始抄表记录照片、能源购销发票、生产报表系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推出电力碳排放核算新规,对参与直接电力交易企业实施差异化管理。2024年度重点排放单位采购的绿电碳排放量可直接计零,2025年起火电碳排放采用国家最新因子核算,绿电仍享零排放优惠。该政策同步鼓励企业主动披露碳排放信息,要求重点单位每月20日内上传月度数据,各区生态环境部门需
市生态环境局采用"预发+核定"双轨制:2025年5月31日前预发免费配额,8月31日前完成最终核定。延续20%配额盈亏上限熔断机制,防止市场剧烈波动。配额清缴引入碳普惠项目抵消机制,企业可在9月30日前申请使用经审核的减排量进行抵消。创新性提出绿电使用激励政策,对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的重点单位给予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