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公平交易管理办法》确立异常交易分级处置标准,对价格操纵、虚假申报、内幕交易等八类行为实施实时监控。一级异常(单个交易日波动超15%)触发实时问询,二级异常(连续三日超限)启动限制交易,三级异常(涉及刑事犯罪)移送司法处理。交易机构配备专业监测系统,对账户关联
《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公平交易管理办法》正式发布,明确禁止垄断、串通、商业贿赂等八类不正当竞争行为。交易机构将对市场实施全天候动态监测,重点打击操纵价格、虚假申报等异常交易。对查实的违规主体,可采取限制交易、公开谴责、移送监管部门等分级处理措施。针对系统故障等突发情况,交易所可
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争议处理办法出台,建立标准化调解程序。交易主体可向交易所申请调解,需提交申请书、证据材料等文件,交易所1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调解过程实行举证责任制度,要求双方提供真实材料,交易所可组织现场调解并形成调解意见书。争议处理期限限定为30个工作日,逾期未达成一致将终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修订核查机构准入标准,要求具备区块链数据存证、GIS轨迹分析等7项技术能力。根据附件3规定,核查报告需包含燃料样本同位素检测(判断生物质掺烧比例)、热值仪现场校准等10项新增内容。2024年拟淘汰20%未达标的机构,新申请机构需通过碳排放模型仿真测试(误差率≤3%)。文件明确,连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7月9日印发《北京市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将于9月1日正式施行。办法明确对低碳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碳普惠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其中一类项目减排量可在北京碳市场交易,用于配额清缴抵销。 该办法涵盖方法学管理、减排量交易等六章35条,支持通过碳交易、绿色金融等方式激励公众
《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投诉处理管理办法》将投诉分为咨询、一般、重大、特别重大四个等级,分别对应白、蓝、黄、红四色预警。一般投诉需5个工作日内办结,重大投诉启动跨部门联席处理机制,特别重大投诉须在24小时内上报金融监管部门。建立投诉处理"双录"制度,电话投诉全程录音,现场接待同步录像
针对碳交易主体信息安全,北京市出台专项管理办法,要求交易系统实行三级权限管控。普通操作员仅可查询基础信息,复核岗具备修改权限,审计岗独立开展合规检查。建立双因子认证体系,涉及资金划转等关键操作需动态验证码确认。信息存储采用加密分布式存储,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攻防演练。对离职人员账户实
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投诉处理新规明确"接诉即办"原则,设立电话、邮件、现场三位一体投诉渠道。交易机构须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投诉处理,建立包含投诉日期、处理过程、责任追究等要素的电子化台账系统。对恶意投诉、重复投诉等五类情形明确不予受理,要求投诉人提供真实企业信息及证据材料。处理过程中严
《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争议处理管理办法》规定,争议调解实行分级时效:普通争议(标的额500万元以下)需30个工作日内结案,重大复杂争议可延长15日。调解期间实行电子卷宗同步归档,关键节点信息实时推送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后,交易机构提供司法确认衔接服务,经法院确认的协议可直接申请强制执
《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异常情况应急处理预案》将系统故障分为三级:局部中断(10%以下节点)需30分钟内恢复,区域中断(10%-30%节点)启动同城灾备并在2小时内处理,全局中断(超30%节点)启用异地容灾系统且6小时内恢复核心功能。每级故障对应明确处置团队及上报流程,重大故障处理进展每小时向市
依据《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交易机构将风险教育嵌入开户全流程。新入市投资者需签署电子风险提示函,参加在线知识测试(正确率需达80%以上),并完成模拟交易演练。交易所定期发布典型案例分析,每季度组织碳市场政策解读会,未参加年度继续教育的自愿参与单位将限制交易权
根据《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风险控制管理办法》,交易所明确三类异常交易干预情形:1)市场价格连续三日同向波动超基准价20%;2)单日协议转让量突增300%以上;3)重点排放单位持仓超配额总量150%。触发条件后,交易所可联合市生态环境部门实施临时性限仓、提高保证金比例等措施,干预决定需在官网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