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服务业企业依据DB11/T 1785-2020标准核算碳排放,要求完整报告建筑供暖、数据中心等固定设施直接排放及外购电力间接排放。以商业综合体为例,燃气锅炉CO2按实测燃料消耗量×缺省因子计算,外购电力排放按0.604tCO2/MWh核算。文件明确转供电责任归属:租户为控排企业的由其自行报告,非控排企业的
《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异常情况应急处理预案》明确系统故障恢复硬性指标:同城灾备切换需在90秒内完成交易接管,异地容灾系统启用不超过6小时。恢复验证包含三环节——成交数据100%恢复、清算误差小于0.05%、压力测试承载日常150%交易量。重大故障处置需每小时向市金融监管局报送进展,恢复后首周实
《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投诉处理管理办法》要求交易机构按季度统计分析投诉数据,对集中反映的交易规则漏洞、系统操作难点等三类高频问题,须在60日内制定改进方案并报市金融监管局备案。年度投诉量超行业均值30%的会员单位,将被要求参加专项合规培训。分析报告通过官网摘要发布,推动市场制度持续
根据《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风险控制管理办法》,交易机构对五类情形实施风险警示:1)交易价格连续三日偏离基准价超20%;2)单账户日交易量突增至市场总量10%以上;3)重点排放单位季度持仓超配额总量120%;4)同一交易主体关联账户异常对敲;5)市生态环境部门认定的其他风险行为。触发警示后,交
根据《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异常情况应急处理预案》,交易机构配备天通卫星+北斗短报文双冗余通讯系统,确保极端灾害下指令传输。主用光缆中断时,卫星链路可在90秒内自动切换,保障核心交易指令不间断。应急通讯系统每月进行全负载压力测试,报文传输延迟严控在500毫秒内,数据包丢失率低于0.001%,
依据《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争议处理管理办法》,争议调解实行分类时效管理:1)标的额50万元以下的简易争议15个工作日内办结;2)普通争议(50-500万元)不超过20个工作日;3)重大争议(500万元以上)可延长至45日。调解期间实行"冷静期"制度,双方可申请不超过5日的协商缓冲。逾期未达成协议自动
《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明确数据传播实行全链条问责。获授权机构需与直接传播对象签订保密协议,违规二次传播的,原始授权方承担同等违约责任。传播日志需记录终端用户IP、设备指纹等信息,保存期不少于10年。交易机构每季度委托第三方审计传播合规性,发现未授权传播立即终止数据
北京市对氢燃料电池汽车项目的制氢环节实施严格核查,规定煤制氢未安装碳捕集装置(CCUS)的设施,排放因子按基准值25.83tCO₂/tH₂的2倍核算。某企业年产氢5000吨,未装CCUS导致排放量=5000×25.83×2=258,300吨,较常规核算增加129,150吨。文件要求制氢企业每月上传DCS系统数据,核查机构采用质谱仪
北京市明确出租车行业碳排放配额按运营里程核算,基准值定为11.4kgCO₂/100km。根据附件2规定,企业需安装车载终端实时上传运营轨迹,空驶里程(计价器未启动状态)按50%折算有效减排量。以某企业年运营800万公里为例,其中空驶160万公里,核定有效里程=800-160×50%=720万公里,配额=720万/100×11.4=
北京市将航空运输业纳入碳排放精细化管理体系,依据《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民用航空运输业》(DB11/T 2057-2022),民航企业须完整报告航油燃烧直接排放及外购电力间接排放。文件要求中国民航信息网络等重点单位区分固定设施与移动设施排放,机场地面保障设备能耗纳入固定设施核算,航班燃油消耗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强化碳排放数据管控,出台核查与核算新规。核查方面要求重点核查热电联产机组供电量、水泥熟料产量等37项关键参数,数据中心年耗电超500万千瓦时须单独报告。核算体系明确7大行业8项地方标准,要求企业完整报告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其中外购热力排放仅作监测不计入履约。38家重点数据
依据《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交易机构每月10日前将自愿参与单位更新名单报送市生态环境部门,同步抄送市金融监管局及注册登记机构。新增单位需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生效,移出单位设置30天过渡期。名单变动信息通过交易系统实时推送,市场参与者可在线验证交易对手方资质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