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明确数据传播实行全链条问责。获授权机构需与直接传播对象签订保密协议,违规二次传播的,原始授权方承担同等违约责任。传播日志需记录终端用户IP、设备指纹等信息,保存期不少于10年。交易机构每季度委托第三方审计传播合规性,发现未授权传播立即终止数据
北京市对氢燃料电池汽车项目的制氢环节实施严格核查,规定煤制氢未安装碳捕集装置(CCUS)的设施,排放因子按基准值25.83tCO₂/tH₂的2倍核算。某企业年产氢5000吨,未装CCUS导致排放量=5000×25.83×2=258,300吨,较常规核算增加129,150吨。文件要求制氢企业每月上传DCS系统数据,核查机构采用质谱仪
北京市明确出租车行业碳排放配额按运营里程核算,基准值定为11.4kgCO₂/100km。根据附件2规定,企业需安装车载终端实时上传运营轨迹,空驶里程(计价器未启动状态)按50%折算有效减排量。以某企业年运营800万公里为例,其中空驶160万公里,核定有效里程=800-160×50%=720万公里,配额=720万/100×11.4=
北京市将航空运输业纳入碳排放精细化管理体系,依据《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民用航空运输业》(DB11/T 2057-2022),民航企业须完整报告航油燃烧直接排放及外购电力间接排放。文件要求中国民航信息网络等重点单位区分固定设施与移动设施排放,机场地面保障设备能耗纳入固定设施核算,航班燃油消耗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强化碳排放数据管控,出台核查与核算新规。核查方面要求重点核查热电联产机组供电量、水泥熟料产量等37项关键参数,数据中心年耗电超500万千瓦时须单独报告。核算体系明确7大行业8项地方标准,要求企业完整报告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其中外购热力排放仅作监测不计入履约。38家重点数据
依据《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交易机构每月10日前将自愿参与单位更新名单报送市生态环境部门,同步抄送市金融监管局及注册登记机构。新增单位需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生效,移出单位设置30天过渡期。名单变动信息通过交易系统实时推送,市场参与者可在线验证交易对手方资质状
《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细化数据保存标准:交易委托记录、成交明细等核心数据永久保存;资金流水、清算凭证保存20年;投资者教育资料保存10年。第三方机构使用历史数据需签订专项协议,使用范围限定于申请载明的科研或监管用途。数据销毁实行"申请-审批-监销"三分离机制,纸质档案
《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资金结算管理办法》规定,交易机构每日收盘后按货银对付原则执行逐笔全额清算。每笔成交对应配额与资金同步划转,系统自动校验账户余额与持仓限额。清算差异超0.1%时触发人工干预机制,差错处理需经风控、结算、技术三部门联合确认。清算结果通过区块链存证,资金划转记录实时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近日出台《北京市碳普惠项目管理要求》,首次将低碳出行、油改电小客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纳入统一减排核算体系。根据附件技术规范,市民通过骑行、地铁出行等方式可折算碳减排量,其中骑行排放因子仅为0.0087kgCO2/PKM,步行则为零排放。针对油改电车辆项目,明确需通过实时监测行驶轨
根据《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公平交易管理办法》,交易机构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对高频报撤单(单日超50次)、关联账户对敲交易等五类异常行为实施自动预警。预警信息即时推送至风控部门,需在2小时内启动问询程序。查实存在操纵市场行为的,最高可扣除全部诚信保证金并移送司法机关。监测指标包括交易
依据《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自愿参与单位需通过半年期合规审查,交易机构动态调整准入名单并报送市生态环境部门。审查重点包括注册资本变动、碳管理制度执行及近三年环保处罚记录。新纳入单位公示10个工作日无异议后方可交易,移出单位给予30日缓冲期。名单变动实时同步至注
《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实施三级数据披露体系:即时行情数据全员可见,持仓总量等统计数据延迟15分钟发布,涉及具体交易主体的敏感信息经脱敏处理后按季度披露。数据脱敏采用阈值过滤技术,单个主体交易量占比超市场总量5%时隐去具体数值,仅公布区间范围。第三方研究机构申请使用